威斯尼斯人wns888科学家提出疯狂计划将地球生物送往比邻星比霍金还要疯狂!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在ScienceDirect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们居然打算将地球动物送往比邻星,大家不禁十分好奇,这事情经过“三体人”同意了吗?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Philip Lubin和Joel Rothman教授一定是疯了,因为这个计划就是他们提出来的,两位教授声称“他们生活在一个探空探索去得惊人进展的时代,不断探索才是人类的命运”,这个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威斯尼斯人wns888。
人类在二十世纪完成了载人登月,在二十一世纪在第一个50年里一定将完成载人登陆火星,那么两位教授希望在接下来的50年里要完成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他们打算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地球生物送往比邻星,完成地球生命冲出太阳系的、史无前例的宏伟任务威斯尼斯人wns888。
教授声称,需要制造一艘速度极高的飞船搭载这些生物,而如何推进技术是一个难题!即使以35000英里的时速(约5.6万千米/小时)飞出日球层也需要40年,比如人类第一个跨出太阳系日球层的探测器-旅行者号,这是人类发射过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
假如用这个速度飞向比邻星,大约需要8万年!相信没有生命能支撑那么久,即使代代繁衍,那么以人类建造的模拟生命环境是否能支撑那么久也是一个问题,毕竟8万年前人类还不知道躲在哪个山洞里烤火呢,历经8万年能保存下来的东西,可能只有化石!
所以传统的化学火箭一定就被淘汰了,它虽然有足够强大的动力,但却没有足够的耐力到达比邻星,要达到史无前例的速度,必须要选择一条性的道路,这就是UCSB计划,使用强大的激光阵列作为推进动力!
该计划需要在地球或者月球上设置一个巨大的激光阵列,启动后将一个集成了大量电子设备以及装载了地球生物的微型探测器加速到光速20~30%,那么4.2光年的距离只需14~21年即可到达,人类的技术应该可以保证在20多年内设备运行正常,保证将地球生物的“代表”送往比邻星。
究竟什么生物最能代表地球的“代表”呢?毫无疑问这应该是人类!但很可惜的是两位加州大学两位教授计划中的探测器尺寸甚至小于纳卫星,别说放进去一个人,就算放置老鼠也不可能,因此只能选择微生物,并且还需要耐受极端条件的生物。
相信大家一定想到了一个最佳“人选”:毫无疑问应该选水熊虫威斯尼斯人wns888!不是吗?这种生物可以耐高温、耐辐射、耐缺氧,甚至还可以处在隐生状态,在低温、缺氧、变渗性或者干燥状态时,它们可以出发“脱水”状态,蜷缩起来 、层叠在一起,进入“隐生”态。
一旦外界条件恢复正常,那么它们又能重新舒展身体,复苏到之前的状态,重新恢复生机,据科学家测试,水熊虫至少能在数十年后复苏,而根据不完整的记录它甚至能在隐生状态下保持上百年复活的记录(据说动了下)。
其实以上这些特征并非是某一种水熊虫特有,因为水熊虫所在的缓步动物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些能力只有不同种类的水熊虫具备,因此选择同样优秀的物种也在考虑之列。
而且它们需要克服的不只是时间,还有真空以及高辐射环境,另外还有微重力环境与极高加速度的超重环境,比如用激光加速时其加速度可能会达到10^4~10^6G左右,缓步动物容易受到超重影响,但秀丽杆线虫会更好,另外草履虫以及果蝇和某些轮虫与细菌等都在考虑之列。
最后科学家将水熊虫、秀丽杆线虫以及单细胞生物作为选择,当然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到达比邻星后究竟该怎么办?因为这个探测器的质量,以20%~30%的光速进入比邻星大气层时候释放的能量可能高达上千吨TNT的当量,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假如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比邻星,却在登陆行星功亏一篑,那么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相信各位看到这个计划时一定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与投资人尤里·米尔纳于2016年4月12日在纽约共同宣布的“突破摄星”就是将一个携带了电子设备的探测器以10~20%光速的速度送往比邻星。
而用来给探测器加速的引擎就是激光阵列加上光帆,将这些探测器送上近地轨道后展开光帆,以10分钟一个的速度逐一对1000个探测器金星加速驶离太阳系,其加速度将会高达10000g。
不过它倒是没有想过要减速,而是数量高达1000个探测器将会在一个圆周概率分布的方式通过比邻星大约1.5天文单位的区域,而探测器上的高分辨率相机将会拍摄下比邻星表面的地貌传回地球,届时人类将以直接探测的方式了解比邻星是否宜居。
这个庞大的工程中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出资一亿美元,但整个计划或将耗资50~100亿美元,大概和一个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耗资差不多,不过詹姆斯·韦伯或将带给我们宇宙的第一缕光,但这些探测器可能根本就无法到达比邻星。
看过《三体》的朋友一定知道阶梯计划,这是利用探测器将云天明的大脑送往三体舰队的计划,而方法则是在探测器路途上一路设置核弹,当探测器经过时将会引爆核弹,从而给探测器加速,然后再继续下一次,一直将探测器加速到极高的速度,比如光速的1%,难度很高,但确实存在可行性,在核聚变引擎发明以前,这种方式是唯一能完成任务的方法。